搜索内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 正文

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_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30字

科技数码
日期·2024-10-10 09:05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起了重要的作用。

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_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30字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_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30字


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_西安事变的内容简述30字


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西安事变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我为大家带来了答案,大家赶快跟随我一起来了解起西安事变吧。

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停战。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张、杨苦劝联共抗日未果。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了,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结果:等到西安谈判,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经过介绍

西安事变经过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张学良召集了手下所以的,然后说明了这次兵谏的意义和时间,这表面他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而他将这次事变定义为兵谏,这个说法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也埋下了伏笔。第二天清晨张学良带领着士兵准备将扣押,活捉后又再次扣留了许多内部,这样一来也预示着西安事变的经过已经正式开始了。

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还曾经险些爆发武装冲突,劝说无效开始向各界申请进行讨伐活动,张学良为了避免更加的冲突于是释放了蒋鼎文。西安事变的经过同时也在上引起了很大的震惊,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十分的惊诧,之后在张学良的公馆内还进行了一场谈判,但是张学良在的协调之下,终于让答应了停止国内争斗的条件,虽然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是他亲自扣押了,但是在释放的时候他却要求亲自护送离开,然而的结果却是他被扣押在南京。

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是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革命导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西安事变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红星照耀西安事变概括

《红星照耀》中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意义,在第十二篇,每本书的版本不一样。

红星照耀西安事变概括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但都遭到拒绝。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当西安群众要求“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声浪高涨时,认为“这一事态的发展,如不设法防止,势将演成叛乱”。为此,1936年10月,亲赴西安,逼 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剿共”;

随即又到洛阳做“剿共”的军事部署,将其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以便随时开赴陕甘地 区。他又把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许多高级军政要员召集到西安,扬言至多一个月即可消灭陕甘地区的,“荡平”的根据地。

12月4日,由洛阳返回西安,迫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将其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由“军”在后接应督战;否则就要把东北军调往福建,第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军”在陕甘“剿共”。这个通牒式的方案,既同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共抗日、不再打内战的决心相矛盾,也危及到张、杨部队的生 存。连续几天,张学良、杨虎城反复劝说应以和民族的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但均遭到的斥责。

12月9日,西安城内1万余名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举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特务竟开枪打伤学生。学生群情激愤,冲出城去,准备前往临潼华清池住地。指令张学良实行。张学良赶到灞桥劝阻学生。

他为慷慨陈词的学生们的爱国热忱所感动,答应在一星期内用事 实回答他们的要求。同日,为了加强对张、杨的压力,宣布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军”各部。他的这些部署,既是为了大举“剿共”,同时也是准备解决张、杨的问题。张学良在12月10日、11日又两次向进谏,竟被 斥为“犯上作乱”。张学良、杨虎城感到除发动“兵谏”以外,已别无出路。

12月12日晨,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东北军一部包围华清池,扣留了;第十七路军同时控制西安全城,囚禁了从南京来的几十名军政要员。这就是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的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署名发表《对时局通电》,说明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被迫发动事变是为了敦促进行抗战。

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

一西安事变提高了在群众中的威信,壮大了革命力量。

“当时,各界人士都把看作的,络绎不绝地到代表团驻地访问。”,和平谈判代表团的人同志“对于来访的人们”,“宁肯不休息,不吃饭,都要亲切地予以接待,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的主张,帮他们解除各种忧虑。” “七·七事变”打响了抗日的枪声后,不断地壮大起来。

抗战爆发时,及其的人少、兵少、地盘小,只有4万多,一个陕甘宁边区,从在1938~1943年短短的几年里,解放区发展到近47万人,民兵200万,游击区和根据地人口约达一亿。常言道:顺流者昌。正是顺应了抗日这股洪流昌盛地发展起来的。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大家对这个历史事件了解有多少呢?我为您整理西安事变内容,欢迎阅读。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时间: 12月12日

西安事变历史背景及事件进程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和解停战,要求联共抗日。

1935年,调张学良到陕西“剿共”。在战场上,东北军近三个精锐师被歼,损失惨重。趁机取消了这三个师的番号。

提出“人不打人”和“打回老家去”的救亡口号,深受东北军下级官兵的欢迎。他们自动停止和作战,并同联欢。

1936年12月,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k19126499204@163.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