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内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T资讯 > 正文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IT资讯
日期·2024-10-10 09:07

初三奥数相似三角形测试题

【 #初中奥数# 导语】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重要的证明模型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推广。全等三角形可以被理解为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其实是一套定理的,它主要描述了在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两个三角形中,边、角的关系。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带来的初三奥数相似三角形测试题,欢迎大家阅读。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已知xy=mn,则把它改写成比例式后,错误的是()

A. B. C. D.

2.一个运动场的实际面积是6 400m2,那么它在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的面积是()

A.6.4cm2 B.640cm2 C.64cm2 D.8cm2

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a=3,b=6,c=2,d=4 B.a= ,b= ,c= ,d=

C.a=4,b=6,c=5,d=10 D.a= ,b= ,c= ,d=

4.如图1,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三角形:

①△ABC,②△BCD,③△BDE,④△BFG,⑤△FGH,⑥△EFK.

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5.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之比为5∶1,周长之比为 m∶1,则 ()

A. B. C. D.

6.如图2,在△ABC中,如果AB=30cm,BC=24cm,CA=27cm,AE=EF=FB,EG∥DF∥BC,FM∥EN∥AC,图中阴影部分三个三角形周长的和为()

A.70cm B.75cm C.80cm D.81cm

7.下列说确的是()

A.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则△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

B.两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

C.位似图形的周长之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D.位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位似比

8.如图3,已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A. B. C. D.

10.某校有两块相似的多边形草坪,其面积比为9∶4,其中一块草坪的周长是36米,则另一块草坪的周长是()

A.24米 B.54米 C.24米或54米 D.36米或54米

11.把一个长为2的矩形剪去一个正方形后,所剩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原矩形的宽为 .

12.已知 ,则 .

13.已知两个数4和8,则两数的比例中项是

14.已知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其中a=2 cm,b=4 cm,c=5 cm,则d等于

1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 , ,△A′B′C′的两边长分别为 和 ,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长为 .

16.把一个多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且与原来的多边形相似,则其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

17.有同一个地块的甲、乙两张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3 000和1∶5 000,则甲地图和乙地图的相似比是 .

18.在△ABC中,∠BAC=90°,AD⊥BC于D,BD=3,AD=9,则AB2∶AC2= .

19.如图5,Rt△ABC中,有三个正方形,DF=9cm,GK=6cm,则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PQ= .

20.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自然得体,若舞台AB长为20m,试计算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 m处?如果她向B点再走 m,也处在比较得体的位置?(5≈2.236,结果到0.1m)

21.已知:如图7, 中,AE∶EB=1∶2,如果S△AEF=6cm2,则S△CDF= .

三、平心静气,展示智慧

22.8.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

1.如AC=8,BC=6,求AD,CD

2.如AD=6,BD=4,求CD

23.已知:如图8,在△ABC中,AD⊥BC于D,BC=24,AD=18,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EH=2EF,求矩形EFGH的周长.

24.如图9,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且DE//AB,若∠ACD=550,则∠B的度数为划的小尺,他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划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

四、拓广探索,游刃有余

25.在△ABC中,AB=4.

(1)如图11(1)所示,DE∥BC,DE把△A:7 B:8° C:9° D:10°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SⅠ=SⅡ,求AD的长.

(2)如图11(2)所示,DE∥FG∥BC,DE、FG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即SⅠ=SⅡ=SⅢ,求AD的长.

(3)如图11(3)所示,DE∥FG∥HK∥…∥BC,DE、FG、HK、…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n部分,SⅠ=SⅡ=SⅢ=…,请直接写出AD的长.

26.如图12,在矩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点P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27.将△ABC按下列要求画出它的位似图形。

①在三角形内部任找一个点,作△ABC的位似图形,使它的位似比为2:1

②在三角形外部任找一个点,作△ABC的位似图形,使它的位似比为1:2

求初中数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不要网址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及幂的乘方的知识1——5 B A C B C,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22分,每空2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2.△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边长是 10,则△A′B′C′的面积是 . 4.弦AC,BD在圆内相交于E,且,∠BEC=130°, 则∠ACD= . 5.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 积为8cm ,则△AOB的面积为 . 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 7.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 . 9.如图,分别延长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交于E、F,若DF=2DA,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 那么AD等于 . 二.选择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4分)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是 [ ] A.30° B.45° C.60° D.75° 2.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 A.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梯形 3.如图,DF∥EG∥BC,AD=DE=EB,△ABC被分成三部分的 面积之比为 [ ] A.1∶2∶3 B.1∶1∶1 C.1∶4∶9 D.1∶3∶5 4.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圆心距为1cm,那么这两个圆 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 B.内切 C.外切 D.外离 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6.已知Rt△ABC的斜边为10,内切圆的半径为2,则两条直角边的 长为[ ] 7.和距离为2cm的两条平行线都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 ] A.和两条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B.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且与两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C.和两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2cm的一条平行线。 D.和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1cm的一条平行线。 8.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割线PBC交圆于点B、C,作圆的切线PM,M 为切点,若PB=2,BC=3,那么PM的长为 [ ] 9.已知:AB∥CD,EF∥CD,且∠ABC=20°,∠CFE=30°, 则∠BCF的度数是 [ ] A.160° B.150° C.70° D.50° 10.如图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和 BC相交于E,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11.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线段 三.计算题(本题共14分,每小题7分) 次在B处望见该船在B的南偏西30°,半小时后,又望见该船 在B的南偏西60°,求该船的速度. 2.已知⊙O的半径是2cm,PAB是⊙O的割线,PB=4cm,PA=3cm,PC 是⊙O的切线,C是切点,CD⊥PO,垂足为D,求CD的长. 四.证明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如图,在△ABC中,BF⊥AC,CG⊥AD,F、G是垂足,D、E分 别是BC、FG的中点,求证:DE⊥FG 2.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F=CE,FG⊥AD于G, EH⊥BC于H,求证:GH与EF互相平分 3.如图,AE∥BC,D是BC的中点,ED交AC于Q,ED的延长线交 AB的延长线于P,求证:PDQE=PEQD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BC,以AD为直径的圆 O交AB于点E,圆O的切线EF交BC于点F. 求证:(1)∠DEF=∠B;(2)EF⊥BC 5.如图,⊙O中弦AC,BD交于F,过F点作EF∥AB,交DC延 长线于E,过E点作⊙O切线EG,G为切点,求证:EF=EG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参 一. 填空(本题共22分,每空2分) 1.9 2.24 二. 选择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4分) 1.B 2.C 3.C 4.B 5.A 6.C 7.D 8.C 9.D 10.C 11.D 三.(本题共14分,每小题7分) 解1: 如图:∠ABM=30°,∠ABN=60° ∠A=90°,AB= ∴MN=20(千米),即轮船半小时航20千米, ∴轮船的速度为40千米/时 ∵PC是⊙O的切线 又∵CD⊥OP ∴Rt△OCD∽Rt△OPC 四.证明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证明: 连GD、FD ∵CG⊥AB,BF⊥AC,D是BC中点 ∴GD=FD, △GDF是等腰三角形 又∵E是GF的中点 ∴DE⊥GF 2.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1=∠2 又AF=CE ∠AGF=∠CHE=Rt∠ Rt△AGF≌Rt△CHE ∴EH=FG,又FG⊥AD,EH⊥BC,AD∥BC ∴FG∥EH ∴四边形FHEG是平行四边形, 而GH,EF是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GH与EF互相平分 3.证明: ∵AE∥BC ∴∠1=∠C, ∠2=∠3 ∴△AQE∽△CQD 又∵AE∥BC 又∵BD=CD ∴ 即PDQE=PEQD 4.证明: (1)在梯形ABCD中,DC∥AB,AD=BC ∴∠A=∠B ∵EF是⊙O的切线 ∴∠DEF=∠A ∴∠DEF=∠B (2)∵AD是⊙O的直径 ∴∠AED=90°,∠DEB=90° 即∠DEF+∠BEF=90° 又∵∠DEF=∠B ∴∠B+∠BEF=90° ∴∠EFB=90° ∴EF⊥BC 5.证明: ∵EF∥AB ∴∠EFC=∠A ∵∠D=∠A ∴∠EFC=∠D 又∠FEC=∠DEF ∴△EFC∽△EDF 即EF =ECED 又∵EG切⊙O于G ∴EG=ECED ∴EF =EG ∴EF =EG

故选:C.

八上《三角形全等》单元测试及答案

【点评】分式的值是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值是负数的条件是分子第十九周:竞赛班期末考试、分母异号.

由题意知: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所以角E=角B,因为角BMF=角EMP,而角B+角BMF=90度,所以角E+角EMP=90度,所以角EPM=90度,所以AB垂直于ED

根据学部刘、杨主任的指示精神,辅导班由奥赛变为竞赛的宗旨,超越课本,提高优生,终达到竞赛出成绩的。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的辅导经验,特制定如下: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1)画出BC边上的高AD和中线AE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9小题,共27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由图可得,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均为轴对称图形,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x2?x3=x5B.(x2)3=x6C.x3+x3=2x6D.(﹣2x)3=﹣8x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幂的乘 方法 则,合并同类项,及积的乘方法则.

【解答】解:A、x2?x3=x5,正确;

B、(x2)3=x6,正确;

C、应为x3+x3=2x3,故本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法则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合并同类项,只需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x=2时,的值为零

B.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

C.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D.当x≠3时,有意义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0.

分式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是0,分母不是0.

【解答】解:A、当x=2时,分母x﹣2=0,分式无意义,故A错误;

B、分母中x2+1≥1,因而第二个式子一定成立,故B正确;

C、当x+1=1或﹣1时,的值是整数,故C错误;

D、当x=0时,分母x=0,分式无意义,故D错误.

故选B.

4.若多项式x2+mx+36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2)(x﹣18),则m的值是()

A.﹣20B.﹣16C.16D.20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分解因式的结果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的值即可.

【解答】解:x2+mx+36=(x﹣2)(x﹣18)=x2﹣20x+36,

可得m=﹣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一边为11cm,则腰长为()

A.11cmB.7.5cmC.11cm或7.5cmD.以上都不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分边11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答】解:①11cm是腰长时,腰长为11cm,

②11cm是底边时,腰长=(26﹣11)=7.5cm,

所以,腰长是11cm或7.5c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6.如图,在△ABC中,AB=AC,∠BAC=108°,点D在BC上,且BD=AB,连接AD,则∠CAD等于()

A.30°B.36°C.38°D.4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BAD,然后根据∠CAD=∠BAC﹣∠BAD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AC,∠BAC=108°,

∴∠B=(180°﹣∠BAC)=(180°﹣108°)=36°,

∵BD=AB,

∴∠BAD=(180°﹣∠B)=(180°﹣36°)=72°,

∴∠CAD=∠BAC﹣∠BAD=108°﹣72°=3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7.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B.∠BAE=∠CADC.BE=DCD.AD=D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ABE≌△ACD,∠1=∠2,∠B=∠C,

∴AB=AC,∠BAE=∠CAD,BE=DC,AD=AE,

故A、B、C正确;

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的对应角正确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8.计算:(﹣2)2015?()2016等于()

A.﹣2B.2C.﹣D.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2)2015?()2016

=[(﹣2)2015?()2015]×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C 4cm 6cm 8cm D.5cm 12cm 6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B=AB时,②当OA=AB时,③当OA=OB时,分别求得符合的点B,即可得解.

【解答】解:要使△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OB=AB时,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的交点为B,此时有1个;

②当OA=AB时,以点A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1个;

③当OA=OB时,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2个,

1+1+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0.计算(﹣)﹣2+(π﹣3)0﹣23﹣|﹣5|=4.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一项利用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16+1﹣8﹣5=4,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已知a﹣b=14,ab=6,则a2+b2=208.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a2+b2=(a﹣b)2+2ab=142+2×6=208,

故答案为:2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德尔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进行运算即可.

【解答】解:x2m﹣n=(xm)2÷xn=36÷3=12.

故答案为:12.

13.当x=1时,分式的值为零.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x2﹣1=0,解得:x=±1,

当x=﹣1时,x+1=0,因而应该舍去.

故x=1.

故答案是: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4.(1999?昆明)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作答.

【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

则(n﹣2)?180°=900°,

解得n=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

15.如图,在ABC中,AP=DP,DE=DF,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

①AD平分∠BAC;②△BED≌△FPD;③DP∥AB;④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是①③.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到AD平分∠BAC,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D=∠ADP,进一步得到∠BAD=∠ADP,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DP∥AB.

【解答】解:∵DE=DF,DE⊥AB于E,DF⊥AC于F,

∴AD平分∠BAC,故①正确;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只能得到一个直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故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故②④错误;

∵AP=DP,

∴∠PAD=∠ADP,

∵AD平分∠BAC,

∴∠BAD=∠CAD,

∴∠BAD=∠ADP,

∴DP∥AB,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

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2016为2.016×10﹣4.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2016=2.016×10﹣4.

故答案是:2.016×10﹣4.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7.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AF=DC,BC∥EF,要判定△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EF=B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添加的条件:EF=BC,再根据AF=DC可得AC=FD,然后根据BC∥EF可得∠EFD=∠BCA,再根据SAS判定△ABC≌△DEF.

【解答】解:添加的条件:EF=BC,

∴∠EFD=∠BCA,

∵AF=DC,

∴AF+FC=CD+FC,

在△EFD和△BCA中,

∴△EFD≌△BCA(SAS).

故选:EF=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8.若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则a=±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

【解答】解:∵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

∴﹣2ax=±2×x×4

∴a=±4.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1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2=4,则△AnBnAn+1的边长为2n﹣1.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8,A4B4=8B1A2=16,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1,

∵∠MON=30°,

∵OA2=4,

∴OA1=A1B1=2,

∴A2B1=2,

∵△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2∥A3B3,B1A2∥B2A3,

∴A2B2=2B1A2,B3A3=2B2A3,

∴A3B3=4B1A2=8,

A4B4=8B1A2=16,

A5B5=16B1A2=32,

以此类推△AnBnAn+1的边长为2n﹣1.

故答案为:2n﹣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得到OA5=2OA4=4OA3=8OA2=16OA1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分答案)

20.计算

(1)(3x﹣2)(2x+3)﹣(x﹣1)2

(2)(6x4﹣8x3)÷(﹣2x2)﹣(3x+2)(1﹣x)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

【解答】解:(1)(3x﹣2)(2x+3)﹣(x﹣1)2

=6x2+9x﹣4x﹣6﹣x2+2x﹣1

=5x2+7x﹣7;

(2)(6x4﹣8x3)÷(﹣2x2)﹣(3x+2)(1﹣x)

=﹣3x2+4x﹣3x+3x2﹣2+2x

=3x﹣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1.分解因式

(1)a4﹣16

(2)3ax2﹣6axy+3ay2.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1)两次利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3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1)a4﹣16

=(a2+4)(a2﹣4)

=(a2+4)(a+2)(a﹣2);

(2)3ax2﹣6axy+3ay2

=3a(x2﹣2xy+y2)

=3a(x﹣y)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22.(1)先化简代数式,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的值代入求值.

(2)解方程式:.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分式.

【分析】(1)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简结果,把a=2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原式=[+]?=?=,

当a=2时,原式=2;

(2)去分母得:3x=2x+3x+3,

移项合并得:2x=﹣3,

解得:x=﹣1.5,

经检验x=﹣1.5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片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三角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直线x=﹣l上找一点D,使BD+CD小,满足条件的D点为(﹣1,1).

提示:直线x=﹣l是过点(﹣1,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短路线问题.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

A1(3,1),B1(0,0),C1(1,3);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

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

此时BD+CD小,

点D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

24.如图,已知:AD平分∠CAE,AD∥BC.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当∠CAE等于多少度时△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CAD=∠C,然后求出∠B=∠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6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60°,∠CAD=∠C=60°,然后求出∠B=∠C=60°,即可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1)证明:∵AD平分∠CAE,

∴∠EAD=∠CAD,

∵AD∥BC,

∴∠EAD=∠B,∠CAD=∠C,

∴∠B=∠C,

∴AB=AC.

故△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当∠CAE=12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CAE=120°,AD平分∠CAE,

∴∠EAD=∠CAD=60°,

∵AD∥BC,

∴∠EAD=∠B=60°,∠CAD=∠C=60°,

∴∠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与原生产45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生产450台时间.

【解答】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可生产(x﹣50)台.

依题意得:.

解得:x=200.

检验:当x=200时,x(x﹣50)≠0.

∴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点评】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所有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重点在于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而难点则在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分析,也就是审题,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直接在题目中明确给出,而另一种是隐性的,是以题目的隐含条件给出.本题中“现在平均每天比原多生产50台机器”就是一个隐含条件,注意挖掘.

26.如图,△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求证:

(1)BD=CE;

(2)BD⊥C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证明题.

【分析】(1)由条件证明△BAD≌△CAE,就可以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AC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E+∠DFC=90°,求出∠FDC=90°即可.

【解答】证明:(1)∵△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D,AB=AC,∠BAC=∠DAE=90°,

∴∠BAC+∠CAD=∠EAD+∠CAD,

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BD=CE;

(2)如图,

∵△BAD≌△CAE,

∴∠ABD=∠ACE,

∵∠CAB=90°,

∴∠ABD+∠AFB=90°,

∴∠ACE+∠AFB=90°,

∵∠DFC=∠AFB,

∴∠ACE+∠DFC=90°,

∴∠FDC=90°,

∴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时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是关键.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试卷及参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八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如图1,在6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F、A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

第19题图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 )

A.(2,1) B.(2,-1) C.(-2,1) D.(-2,-1)

2.已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此,则点P的坐标为 ( )

A.(3,0) B.(0,3) C.(0,3)或(0,-3) D.(3,0)或(-3,0)

3.一辆公共汽车从某站出发,匀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

汽车到达下一车站停下,乘客上下完后, 汽车又匀加速行驶, 一段时间后再次开

始匀速行驶,可以近似地刻画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

4.在函数y=1/(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x≠1/2 B.x1/2 C.x=1/2 D.x≠0

5.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

kx+b0的解集是 ( )

A.x0 B. x3 C. x3 D. x0

6.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9,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3≤x≤15 B.x15 C.3x15 D.x3

7.如图2,已知∠1=∠2,欲说明△ABD≌△ACD,还需从下列条件中

补选一个,则错误的说法是 ( )

A.∠B=∠C B.∠ADB=∠ADC C.AB=AC D.BD=CD

8.在方格纸上有B,A两点,以B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点坐标

为(-3,4),若将坐标轴平移到以A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B点坐

标为 ( )

A.(-3,-4) B.(-3,4) C.(3,-4) D.(3,4)

9. 点A(-8,y′),B(8,y〃)都在直线y=-x-10上,则y′与y〃的大小关系是( )

A.y′≤y〃 B. y′≥y〃 C. y′y〃 D. y′y〃

10.在△ABC和△DEF中,下列条件能够判定△ABC≌△DEF的是 ( )

A.AB=DE,BC=EF,∠A=∠D B.AB=DE,BC=EF,∠A=∠E

C.∠A=∠D,AB=DE,∠B=∠E D.∠A=∠E,AB=DF,∠B=∠D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5,0),(0,-2),(0,3/2),则△ABC的面积

S= 。

12.写出一个不经过象限的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式: 。

13.直线y=x+2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的关系式是 。

14.如图,a‖b,c⊥d,∠1=40°,则∠2= 。

1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 。

16.有4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3,7,9和11,选择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作三角形,则共可作 个不同的三角形.

17.已知点A(2m+3,m+2)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 。

18.如图4,点B在所以∠GAB—∠DBA=450,因为∠GAB=∠D+∠DBA,所以∠D=∠GAB—∠DBA=450,又因为∠C=900,所以∠D=∠C=450AE上,∠CAB=∠DAB,要使△ABC≌△ABD,

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

三.用心解一解,马到成功(共46分)

19.如图,在10X10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我们

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是格点三角形.

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 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画出△A′B′C′的图形并写出

点B′的坐标.

(2) 再把△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请你画出△A〃B〃C〃,

并写出点B〃的坐标.

20.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

21.如图AF,AD分别△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C=76°,求∠DAF的度数.

行程不超过2.5km收费6元,超过2.5km的部分按每千米1.2元计费,试求

车费P(元)和行驶路程S(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分别求出当路程为1.5km

和7km时应付的车费.(2)利用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解答即可.

23.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

其中一对说明理由.

24.如图,A,B两棵大树之间有一障碍物,它们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请你利用全等三角

形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测出AB两棵树间的距离.

25.右图是养老保险个人月缴费y(元)随个人月工资x(元)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张总工程师五月份工资为3000元,这个月他个人应缴纳养老保险费 元.

⑵ 小王五月份工资为500元, 这个月他个人应缴纳养老保险费 元.

⑶ 当月工资在600~2800元之间, 求其养老保险费y(元)与月工资x(元)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

三角形全等测试题

D.600

证明:∵CE⊥AD于E,BF垂直AD交()AD的延长线于F

∴∠CED=∠BFD=90°

∵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BD=CD

∵在△CED与△BFD中

∠CED=∠BFD

∠CDE=∠BDF

BD=CD

∴△CED≌△BF故答案为:4D(AAS)

∴CE=BF

【希望你能采纳O(∩_∩)O~】

七年级下册关于三角形的数学题

∵BC∥EF,

1.在

C.500

中,∠A=∠B=

∠C,则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已知:如图,Rt

中,∠ACB=900,DE过点C,

()

A.350

B.450

C.300

D.550

3.下列判断:

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多有1个直角;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1个钝角其中正确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

2cm

3cm

B.6cm

2cm

3cm

C4cm

6cm

8cm

D.5cm

12cm

6cm

6.如图,已知AB//CD,

∠1=1000,

∠ECD=600

,则∠E等于

A.300

B.400

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0和650,则下列角度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

A.1350

B.1250

C.1200

D.1150

8.下列正多边形中,与正三角形同时使用能进行镶嵌的是

A.正十二边形B.正十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五边形

9.如图所示:D是

中AC边上的一点,

E是BD上一点,则对∠1、∠2、∠A之间

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A>∠1>∠2

B.∠2>∠1>∠A

C.

∠1>∠2>∠A

D.无法确定

10.如果在一个顶点的周围用两个正六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那么n的值等于

A.2

B.4

C.

5D.6

11.如图所示:AB//CD,∠A=450,∠C=290,则∠E=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4.P为

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400,∠B=700,则∠ACP=_____

1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7cm,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cm.

16.如果将长度为

a—2,a+5和a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2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要以得到的一个三角形,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在活动课上,小红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的长度是____cm.

18.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前进10m,向右转150,,再前进10m,右转15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m.

19.动手折一折: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下图1、2、3所示对折3次得到4,在AC边上取一点D,使AD=AB,沿虚线BD剪开,展开

所在部分得到一个多边形,则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

①②

③④

第20题图

20.如图,∠A=600,∠B=800,则.∠2+∠1=_____.

21.(6分)如图,一块模板中AB、CD的延长线应相交成800角,因交点不在模板上,不便测量,测得∠BAE=1240,∠DCE=1550,AE⊥EF,CF⊥EF,此时,AB、CD的延长线相交成的角是否符合规定?

22.(6分)如图,AB//CD,EF⊥AB于点E,EF交CD于点F,

已知∠1=600.求∠2的度数.

23.(6分)如图,有一个多边形的木框,如果据去一个角(不过顶点)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0,那么原来的多边形木框是几边形?

24.(8分)如图,在

中:

(2)若∠B=300,∠ACB=1300,

求∠BAD和∠CAD的度数。

25.(8分)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分别是a0,b0,

且满足(5a-50)2=-|a+b-200|.

求此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26.(8分)阅读理解:“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如图,在

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上交于点F,过点F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请你用“等角对等边”的知识说明DE=BD+CE.

27.(9分)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0,

求∠D的度数.

28.(9分)如图,∠ECF=900,线段AB的端点分别在CE和CF上,BD平分∠CBA,并与

∠CBA的外角平分线AG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D,

(2)点A在射线CE上运动,(不与点C重合)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还成立吗?说说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

1——5

BA

CB

C6——10

BA

AB

A二.填空。

11、160

12、90

13、十二

15、16

16、a>5

17、8

18、240

19、1350

20、1400

三.解答题。

21、不符合

22、∠2=300

23、解:根据题意得:原多边的边数比据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边数少1,所以,25200÷180=14

14+2-1=15

所以原多边形为十五边形式

24、(1)略

(2)∠BAD=600

∠CAD=400

25、1300,300,200

26、略

27、∠D=530

28、(1)、∠D=∠C=450

(2)、(1)中的结论仍成立,理由:因为AG平分∠EAB。所以2∠GAB=2∠DBA+900。

七年级下册关于三角形的数学题

14、1100

一个三角形有()个角。

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

一个三角形有()条边。

十个三角形有()个角。

十个三角形有()个顶点。

十个三角形有()条边。

八十五个三角形有()个高。

1.在 中,∠A=∠B= ∠C,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已知:如图,Rt 中,∠ACB=900,DE过点C,

且DE//AB,若∠ACD=550,则∠B的度数为 ( )

A.350 B.450

C.300 D.550

3.下列判断:

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多有1个直角;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1个钝角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 2cm 3cm B.6cm 2cm 3cm

6.如图,已知AB//CD, ∠1=1000, ∠ECD=600 ,

则∠E等于 ()

A.300 B.400

C.500 D.600

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0和650,则下列角度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 ()

A.1350 B.1250 C.1200 D.1150

8.下列正多边形中,与正三角形同时使用能进行镶嵌的是 ()

A.正十二边形B.正十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五边形

9.如图所示:D是 中AC边上的一点,

E是BD上一点,则对∠1、∠2、∠A之间

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 .∠A>∠1>∠2 B .∠2>∠1>∠A

C . ∠1>∠2>∠A D.无法确定

10.如果在一个顶点的周围用两个正六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那么n的值等于 ( )

A.2 B .4 C. 5 D.6

11.如图所示:AB//CD,∠A=450,∠C=290,则∠E=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4.P为 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400,∠B=700,则∠ACP=_____

1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7cm,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cm.

16.如果将长度为 a—2,a+5和a+2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要以得到的一个三角形,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在活动课上,小红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的长度是____cm.

18.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前进10m,向右转150,,再前进10m,右转15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m.

19.动手折一折: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下图1、2、3所示对折3次得到4,在AC边上取一点D,使AD=AB,沿虚线BD剪开,展开 所在部分得到一个多边形,则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

① ② ③ ④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A=60利用角边角公理,易证三角形DFM与三角形DEN全等。0,∠B=800,则.∠2+∠1=_____.

21.(6分)如图,一块模板中AB、CD的延长线应相交成800角,因交点不在模板上,不便测量,测得∠BAE=1240,∠DCE=1550,AE⊥EF,CF⊥EF,此时,AB、CD的延长线相交成的角是否符合规定?

22.(6分)如图,AB//CD,EF⊥AB于点E,EF交CD于点F,

已知∠1=600.求∠2的度数.

23.(6分)如图,有一个多边形的木框,如果据去一个角(不过顶点)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0,那么原来的多边形木框是几边形?

24.(8分)如图,在 中:

(2)若∠B=300,∠ACB=1300,22.合肥市出租车计费标准如下: 求∠BAD和∠CAD的度数。

25.(8分)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分别是a0,b0,

且满足(5a-50)2=-|a+b-200|.

求此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26.(8分)阅读理解:“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如图,在 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上交于点F,过点F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请你用“等角对等边”的知识说明DE=BD+CE.

27.(9分)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0,

求∠D的度数.

28.(9分)如图,∠ECF=900,线段AB的端点分别在CE和CF上,BD平分∠CBA,并与

∠CBA的外角平分线AG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D,

(2)点A在射线CE上运动,(不与点C重合)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还成立吗?说说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

6——10 B A A B A

二.填空。

11、160 12、90 13、十二 14、1100 15、16

16、a>5 17、8 18、240 19、1350 20、1400

三.解答题。

21、不符合

22、∠2=300

23、解:根据题意得:原多边的边数比据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边数少1,所以,25200÷180=14 14+2-1=15 所以原多边形为十五边形式

24、(1)略 (2)∠BAD=600 ∠CAD=400

25、1300,300,200

26、略

27、∠D=530

28、(1)、∠D=∠C=450

(2)、(1)中的结论仍成立,理由:因为AG平分∠EAB。所以2∠GAB=2∠DBA+900。 所以∠GAB—∠DBA=450,因为∠GAB=∠D+∠DBA,所以∠D=∠GAB—∠DBA=450,又因为∠C=900,所以∠D=∠C=450

初二上学期 勤学早第 12章《全等三角形》月考测试题 第25题 哪位老师讲了

9.如图4,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边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要使矩形AEFB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的长与宽的比应为()

由题意知a=4,b=-4,即A(4,0),B(012.如图,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法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____度.,-4)

D、(﹣2x)3=﹣8x3,正确.

(1)利用角边角公理,易证三角形AOP与三角形BOC全等。得OP=OC,所以P(0,-1)

(2)因为角BOA=角BHA=90度,

所以点A、B、H、O四点共圆,

所以角OHA=角OBA=45度。

(3)过D分别作DE垂直于x轴,DF垂直于轴,连结OD。

易证DE=DF,OE=OF=EA。

所以FM=EN。

所以OM=AN。所以三角形ODM的面积=三角形ADN的面积。

所以三角形BDM的面积-三角形ADN的面积=OBD的面积=三角形OAB面积的一半=4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k19126499204@163.com 删除